蛋孵出來時,小鱷魚便爬到河岸上。
可是柯迺鯉烏師卻是用走上岸的。
他漸漸長得更高更壯,可是他絕少用四隻腳在地上爬。
他看到許多東西是鱷魚以前都沒看過的。
「我能夠看的遠遠的,樹叢外遠遠的!」他說。
但是,別的鱷魚說:「那有什麼了不起!?」
「我可以從河岸上看到河水裡的魚!」柯迺鯉烏師說。
「那又怎麼樣?」別的鱷魚說,他們有點怨怒。
所以,有一天,柯迺鯉烏師生氣了,決定走開。沒走多遠,他就遇到一隻猴子。
「我會站立著行走,」柯迺鯉烏師神氣的說:「而且,我能看見遠處的東西。」
「我能倒立呢!」猴子說:「我還能用尾巴吊在樹上。」
柯迺鯉烏師驚訝地說:「我能學你倒立、用尾巴吊在樹上嗎?」
「當然。」猴子說。「你只要努力,很努力、很努力,加上一點點幫助。」
柯迺鯉烏師努力學習猴子的本領,猴子也樂意幫助他。
他終於學會倒立,學會用尾巴掛吊在樹,他神氣活現的走回河岸邊。
「看哪!」他說:「我會頭朝下倒立。」
「那又怎麼樣!」鱷魚們同聲。
「我會把尾巴掛在樹上,把自己吊起來。」柯迺鯉烏師說。
可是,別的鱷魚當是皺皺眉頭,重複說:「那又怎麼樣!?」
失望又加上生氣,柯迺鯉烏師決定回去與猴子在一起。
可是,他剛一轉身,他回頭一看,看到什麼?
那些鱷魚,一個個不是在學倒立,就是在學掛尾巴上樹枝。
柯迺鯉烏師微笑,河岸上的生活起了大變化啦,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了。
每次碰到人們告訴我:「一間至善安親教室在業界是多麼的不一樣…」時,心裡不免難過,
因為愈是將「學習主題」的角色落實在孩子身上,勇於與孩子一同的學習精神,就愈是『另類』…
這是多麼奇怪的謬論呀!長久下來的的教育謬論,讓台灣的教育環境惡性循環太久了…
眼看許多父母,對孩子抱著許多美麗的憧景
不免覺得「揠苗助長的父母應該減少,而不是增加」
如今我不怕特立獨行,放棄和別人步調一致的倉促腳步。
還是喜歡用《禮記‧樂記》篇的一席話…
『善待問者如撞鐘,扣之以小者則小鳴,
扣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此皆進學之道』
來為這間教室下個註解吧!!
素鎂2007.9.10筆
- Sep 14 Fri 2007 11:59
開學十二封信之第六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