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收信人:
來到至善之前,一邊進修一邊從事業餘保姆的工作,當時家裡帶了三個孩子,其中一個就是我接下來想和您分享的小男主角。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小男孩現在已就讀小四,在結束托育到唸幼稚園,一直到後來上小學,因為我們兩戶人家住得近,小男孩的媽媽也經常來家裡和老人閒聊,密切的聯繫讓我對於他家中的景況一直頗有瞭解。存在這個家庭中一個不斷影響著孩子身心情緒的一個問題,便是這個小男孩的父母感情不睦,彼此的相處疏離,偶爾的爭吵也持續地在發生。處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之下,又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小男孩顯得沒有安全感和沒自信,在年紀更幼小時,便十分地依賴、喜歡黏在媽媽身邊,卻鮮少接近爸爸,據說爸爸總是把精力耗在電腦前,面對孩子的親近,總是一句「你自己玩!」回絕,親子間可說幾乎無從對話與互動。
這一陣子,我發覺到自己似乎在今年的暑假期間,極少在社區中遇到這個小男孩了。從前每到假日總是會看到他獨自在外面閒晃或自己玩,我會招呼他進來與我的外甥女作伴一塊儿玩,我記得每回在星期天早上見他便會問:早餐吃了沒? 回答肯定是「還沒,媽媽還在睡覺…」(時間大概都已上午十點多),據我了解,他的爸媽是對夜貓子,幾乎得等到東方天空已近魚肚白時分才會就寢,因此不正常的作息,總是讓孩子沒有早餐可吃。
恰巧在我正掛念著這個小男孩時,一個星期天上午,他的媽媽又再度來到家裡與老人話家常,問她小孩呢? 媽媽蠻不在乎地回答:「在練功…」沒想到過一會儿,小男孩終於也跟著過來,只是這次進門時,我發現到小男孩的神情與態度有些不同:眉頭緊鎖,心有不耐與暴躁,對於坐在客廳裡的人完全不搭理…
後來才知道,練功,原來指的是玩電腦的線上遊戲!
這位媽說小男孩現在只希望她能允許他多一些「練功」的時間(目前約定的是三小時),對其他的事情一概都沒興趣…說這句話的時,我注意到她的語氣和態度沒有一絲擔憂…
和先生的感情問題一直縈繞在她心頭,她曾說她已無暇操心兒子(她說的操心某程度是包含了關心),並言語中時常透露著對家庭對先生的不滿、痛苦與無奈,甚至是看似灑脫的放棄心理。我相信這個情結一直影響著小男孩。
他透過母親的雙眼看到一個不快樂的世界。您呢?孩子透過您的雙眼看到…
多年來,母親一直將自己滿腹委屈、諸多不滿的人生投射在孩子身上。這些負面能量使得孩子對人失去熱情,純真笑臉幾乎消失,轉而在電腦這個冷硬的世界裡尋求歸屬。只是這個媽媽始終埋沒在不平的情緒中找不到出口,對於此投射行為毫不自覺,更別提在我眼中,其實就是個不負責任的爸爸,他根本不在乎吧!?一個內心寂寞的小男孩的故事說完…
親愛的收信人…
請問問自己這些問題,並且誠實回答自己…
我們是否有意識到自己與伴侶的親密關係會是影響著孩子的身心發展健全與否的重要關鍵?
如果親密關係生變,我們會怎麼做?
傾聽、了解、關心、陪伴…對孩子、對另一半,我們做到多少?
至今,我仍為這個孩子不斷地在錯失體驗人生美好的機會而感到可惜與不捨…
淇淇 96-9-4
- Sep 12 Wed 2007 14:33
開學十二封信之第三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