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管家自個留下關店
在陪214咖啡館VIP瓜媽喝完咖啡後
門外有一家子探頭探腦
對咱們家似乎頗為好奇
雖然已經8點多
但是堅信著 因為物以類聚 磁場相吸
徘徊了那麼多次 一定會有些緣分會產生
於是邀請了這一家子進門來瞧瞧
這一家子的組合勒
媽媽台灣人 爸爸外國人(至於哪一國勒 沒細問 比較白晰就是了) 還有個2歲混血baby
進門走走晃晃 聽完我大致的簡介後
媽媽詢問了入會的方式
當我說明完 家庭入會只要2000圓 一年的使用時間
媽媽大聲驚呼 並再三的詢問我
「你說一年嗎? 2000是一家人?! 我們家人很多捏!你確定?」
小管家:「哈哈哈~我們不過是想要分享」
媽媽:「我們家有四個孩子 加大人有六個 還是2000」
是低~~~這位媽媽
這裡是善心機構押 專門善心提供精神糧食的機構阿......
於是跟媽媽聊了起來
媽媽說:「家裡自從買了電腦 孩子們一有時間就想碰那台機器
想要帶去圖書館 說真的距離不近 孩子坐不住 反而是這樣的空間 能後很放鬆的作使用」
真的 會懂的人 一看就會明白
於是 第一次踏進來 10多分鐘的時間 這位媽媽就加入了會員
過程中 小管家在找尋那張會員資料表
小管家:「不好意思 好久沒有人來入會了 有點找不到東西 哈哈哈」
媽媽:「天阿 2000塊那麼便宜 還沒有什麼人入會 你們要靠什麼過活阿?」
小管家:「阿!我們是作功德的啦!靠這個當然會餓死 哈哈哈」
對押 只是一直想以分享的心情在作圖書館
就像是 我貼在書牆的那則「英國電話亭圖書館」新聞
一點一滴 累積 然後 發酵
十多年來的一間至善 並不是想改變世界
而是希望 能在這些孩子身上 種下發酵的因子
剛剛 在網路新聞上 看到台灣的孩子
「每天不到4小時閒暇時間,孩子花3小時在網路、電視、電玩等媒體上,看書的時間只有6分鐘!」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216/115/1x1mk.html
我想 這不過是反應 大人的閱讀「榜樣」 已經複製在孩子身上
還要去怪什麼人呢?
昨天那位可愛媽媽 跟她的2歲baby說:「baby 看書好不好 拿你喜歡的書來看」
這個講話咕嚨的小娃兒 開心的抽了一本書
媽媽:「挖~你喜歡這一本阿~那把它打開來看吧!」
這娃兒坐下來 卅有其事的把書翻開
媽媽:「你好棒阿!在看書耶」
我定眼一看 書是「倒」過來的.......
前幾天 有位日本媽媽走進了圖書館 原先是被日文繪本所吸引
但她接下來 是帶著2歲多的孩子
靜靜的坐下來 將中文繪本翻譯成日語講給孩子聽
這位吉田媽媽 就這樣帶著孩子唸了1個多小時的故事
母子間的互動 是時常低下頭 在耳邊輕輕的對話......
那麼,你呢?
願意踏進來 看點書嗎?
願意帶著孩子 走進來嗎?
「阿 小朋友哪裡看的懂」「怕他亂跑在那裡搗蛋」「功課都作不完了 看什麼課外書」
於是
孩子看懂的
是電視節目 是電腦遊戲 然後呢?
所謂閱讀習慣 是習慣 不是才藝......
這兩個小插曲 在這個禮拜 讓我跟老吳管家的心頭 漾起暖暖漣漪
但回頭看看我們台灣的媽媽爸爸們
卻總是要再三「邀請」
這樣的文化 拉的動多少人走進來呢?
小管家只是想分享